核物理学组工作小结
李 林
2011.04.26
本届核物理学组在核医学分会主委、副主委的领导下,在全体常委的支持和协助下,通过学组成员的努力,较****的完成了各项工作。
核物理学组的成员在核医学物理、核医学仪器和计算机及其在核医学治疗、诊断和科研中的应用方面有较高水平。本学组以会议、讲座、文章等形式在核医学物理、核医学仪器和计算机及其应用方面为核医学分会的发展提供支撑,并促进相关领域的科学和技术进步。
核物理学组的成员主要是工程师、技术人员、公司人员组成。要找准自己的定位,即为临床服务,为疾病诊治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。加强与医生、患者的沟通和交流。
具体协办和/或协助完成了如下工作:
1. 2009.07:青岛PET/CT读片会:负责西南地区组队及病例
2. 2009年5月:第八届全国会(长沙):
协办:治疗核医学专题;新技术、新方法讲座
李林:唯美生临床应用
田蓉:从骨显像和心肌显像谈如何加强与临床沟通与合作
尹吉林:核医学科PET/CT、ECT筹建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及对策
匡安仁:青年科主任与学科建设---华西医院申报国家级重点学科的启示
3. 2010.8.20-25:核医学下基层,核心脏病学
授课:李林:题目:核素骨显像临床应用
授课:周绿漪:题目:核医学设备及核物理基础、SPECT仪器的质控现场操作及讨论
4. 131I治疗Graves甲亢专家共识:主要参与者,负责“治疗原理”,“甲状腺影像学检查”,“甲减”部分起草、修改及定稿
5. 2010.11:筹办:川渝PET/CT读片会(重庆涪陵)
6. 2010.3~8月:完成并督察全国核医学普查-四川及西南地区工作
7. 学会网站建设:负责核物理学组栏目;协助英文版的内容修改、审查
8. 负责及协调四川、西南地区:每年核医学宣传周、甲状腺宣传周
9. 2011.2:中美核医学会议:大会专题讲座(中国核素治疗现状)
10. 在时间、财力和物力上,大力支持华西核医学科青年委员田蓉、范成中医师,科普专家于南医师在学会的工作
感谢核物理学组所有同仁的支持和无私奉献!
建议(仅供参考,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):由于核物理学组人员构成的特殊性(各单位推荐的人选,大多数对核物理学组的工作没有愿景,因而缺乏参与热情;公司人员不少,无实际意义),故建议从实际出发,将“核物理学组”并入“技术与继续教育”学组(或其它学组);从过去及本届的工作来看,本组的工作及活动主要以继续教育及技术讲座为主。
核物理学组人员名单
姓名 性别 职称 工作单位李 林 男 教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周绿漪 男 副主任技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尹吉林 男 主任医师 广州军区总医院秦永德 男 主任医师 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耿建华 女 研究员 医科院肿瘤医院韩星敏 女 副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邓豪余 男 副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韦智晓 男 副主任医师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张燕燕 女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杨晓川 男 技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赵继华 男 物理师 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王新强 男 海军总医院陈英茂 男 研究员 北京301医院舒博学 男 主任医师 陕西西安高新医院卢献平 男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二院胡 光 主管技师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周杏琴 女 副主任技师 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赵光宇 男 主管技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李积厚 男 西安交大一附院李爱民 男 GE公司王 真 女 飞利浦公司倪 涛 男 分子影像部总经理 西门子公司贺小红 男 技师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核医学科PET/CT中心张建平 男 技师 上海肿瘤医院
内容丰富,成果卓著